笔者在学网球之前,只打过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篮球球网都是一样大吗,这些运动都有一个特点:身体基本都是面向对手或者篮筐的。
所以刚开始学网球的时候,对队友说的话也不是很懂,对侧身也就是侧身的意识也不是很强,基本全靠挥臂。
随着作者的网球技术越来越高,他发现这位网球伙伴说的话很有道理。网球确实是一项侧向运动,除了很少使用的胯下击球外,所有技术环节都涉及侧向运动。
正手击球时,需要侧身转身,引导球拍,为球拍加速提供空间。
一些自学成才的业余选手在拉回球拍时仍然面向球网,但是用手臂来拉回球拍。
特别是对那些没有长期自学的业余选手来说,在他们看来,后拉球拍击球时面向球网或者面向对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就像大家走路都是身体朝前一样,没有人像螃蟹一样侧身走路,身体朝前一样。
正手击球时侧身转身后,持球拍侧的肩部会滞后于非持球拍侧的肩部,两肩连线几乎垂直于球网,为后续的转身击球创造了空间。
如果身体面向球网,就只能用手臂击球,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网球肘。
正手击球时,两肩连线大致与球网平行,持球拍侧的肩膀略微超前于非持球拍侧的肩膀。
反手也是一样,当球飞到我们反手位置的时候,我们需要侧身,两肩连线要大致垂直于球网。
当我们用单手反手挥拍的时候,身体是处于封闭的位置,对手几乎可以看到我们的后背,这当然也是一种侧向运动,只是侧向运动的幅度比双手反手要大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正反手侧身转身时,虽然身体是侧身的,但两眼连线依然与球网平行,也就是两眼依然是向前看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双眼测距的原理篮球球网都是一样大吗,更准确地盯着朝自己飞来的圆形网球。
对于使用平台发球的球员,发球时持拍侧的前掌大致与非持拍侧的脚跟对齐,这样也会造成有点类似单反反射型球员侧身转身的动作,幅度较大。
不管是平台发球还是上台阶发球,在击球的瞬间身体都不是面向球网的,而是大致与球网呈45度角,因为只有这样上臂才能有最大的自由度。
打球的人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当身体面向球网,手臂在空中抬起来挥动球拍时,挥动手臂的动作范围十分有限,只能像拍苍蝇一样向下移动。
这种飞拍发球通常用正手握拍发球,并且只能发出平击。
当你侧身面对球网,举起手臂挥动球拍时,你会发现手臂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你可以向前下方击球打平球,也可以向上挥动球拍打上旋球,还可以侧身挥动球拍打侧旋球。
当身体面向球网,手臂抬起时,由于手臂的活动范围增大,所以手臂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
高压球的动作和发球很相似,自然需要侧身转身。
反手切球或截击时,也需要侧身转身,让持拍手臂做类似扩胸的动作,配合身体重心前移的力量,才能轻松控制拍面,打出好球。
在正手切球或者截击球的时候,也需要侧身转身,让球拍有更多的空间来自然地加速和发力。
转身后,还可以借助肩部在拍侧的力量向前移动,也就是身体重心前移的力量,来增加球拍的运动空间,提高击球质量。
如果身体正对球网,只能靠手臂的力量击球,而当手臂完全伸直时,球拍将无法向前移动。这样球拍的活动空间就受到限制,无法发挥身体重心前移的力量,因为两肩连线与球网平行。如果要让重心前移,只能弯腰去够球网,而弯腰去够球网又会造成力量的损失。
或者双脚同时向前跳起,这样会破坏拍面的稳定性。
在网球的所有技术动作中篮球球网都是一样大吗,唯有胯部击球不需要侧身转身,但胯部击球在一场比赛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其出现频率低到难以忽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球的所有技术动作,都包含着侧身移动这个核心要素。所以拿起球拍走上球场,积极地侧身移动,开拓网球技巧的新天地吧。(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网球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