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 4 届亚残运会即将开赛,拱墅 3 个竞赛场馆转换进度如何?

  • 时间:2024年06月30日 10:00|
  • 来源:足球直播吧

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即将开赛,比赛场馆准备好了吗?19个比赛场馆中,拱树有3个场馆与亚运会共用,将在亚运会结束后进行转换。从10月8日杭州亚运会闭幕到10月19日杭州亚残会开幕,留给赛事方“转型”的时间只剩下10天了。拱树场馆转换进展如何?跟随小树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过渡期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置安装满足比赛需要的无障碍设施,包括通道、观看、颁奖仪式、新闻发布、运动员休息室、运动员服务区等区域。目前,这些比赛场馆符合国家标准的永久性无障碍设施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和检测。

场馆改造充满巧思

运动员流线感十足 毫无“阻碍” 充满爱意

杭州亚残会共设22个大项、564个小项,包括盲人足球、地掷球等,比赛场馆作为运动员角逐的主战场,必须全方面、全流程、全领域切换到“亚残会模式”。

这样的切换需要多详细呢?

盲人足球比赛视频回放_盲人足球比赛_盲人足球比赛时间多长

目前,作为普及型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场地,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无障碍设施已全部完工,包括无障碍座椅、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落客平台、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淋浴间、无障碍低位服务台、无障碍坡道等。

前期,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针对乒乓球项目特点,组织残疾运动员体验亚残运会期间的流量及无障碍设施,同时对比赛期间注册区承载能力进行压力测试盲人足球比赛,全区域、全流量、全流程考验场馆的赛事筹备能力。

在承办盲人足球赛的拱阜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除为运动员流线铺设盲道外,场馆运营团队还在4间运动员更衣室门口安装了盲文标识牌,并在储物柜上贴上了盲文数字贴盲人足球比赛,以满足盲人运动员的需求。

比赛场馆是场馆的核心,亚残运会比赛场馆改造必须兼顾残疾人比赛特点,在场地、设备的调试上精益求精。

在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体育场四周特制了盲人足球场防护罩。据体育场新闻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盲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必须佩戴眼罩,确保视线完全遮挡。为此,体育场特意配备了亚克力防护罩盲人足球比赛,不仅防碰撞,弹性好,不易受伤。

比赛场馆改造不仅要考虑运动员的感受,也要为残疾观众提供贴心服务,如杭州体育场在观众席增设了两部无障碍电梯,让坐轮椅的观众也能轻松自由地进出观众席。

10月6日,刚刚承办完杭州亚运会拳击项目的杭州体育馆,早早开启场地转换工作,为即将举行的杭州亚残会硬地滚球项目做准备。在今年6月举行的2023年全国残疾人硬地滚球锦标赛前,该体育馆用10天时间完成了场地转换工作。此次进军杭州亚残会,该体育馆又将时间缩短至6天。

短短6天时间,杭州体育馆经历了一系列“高强度改造”,包括1天拆除拳击台、2天改造周边景观、半天改造混合采样区等。

“硬地硬地滚球比赛都有专门的地板,比如拳击比赛的拳击台和地面设施,需要全部拆除,不能共用。”杭州体育馆主任刘震说,“但铺设地板非常耗费人力,每块地板都需要紧密拼接,不能焊接,只能手工仔细校对。”

提供“满分服务”

场馆志愿者实操演练

为了更好地服务亚残运会,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场馆运营团队还专门邀请手语老师,对残疾人进行礼仪技巧和手语培训。

为检验运动员、观众流线的无障碍可达性,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运营团队针对所有P类、部分C类、S类工作人员,按照不同领域分组进行了轮椅使用实操培训。

“杭州伞”电子导盲犬

“易懂”的中文和英文

在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正式比赛时,场馆内就能见到两只特殊的“志愿者”——“电子导盲犬”小西和小虎,它们由西湖大学机器智能实验室研发,主要为场馆内的视障人士提供导盲服务。

两只“导盲犬”不仅“心里”记住了场馆地图,还能“听懂”中英文,盲人运动员和观众可以用语音告诉它们要去哪里。机器狗将利用基于强化学习的决策规划算法,规划最优路径,结合高精度传感器和感知控制算法,在运动中引领盲人运动员和观众安全行走。

此外,“电子导盲犬”还配备了一根导盲绳。可别小看这根绳子,它同样充满科技含量——当机器狗走路的速度比人慢时,绳子末端的传感器就会告诉它加快脚步,避免撞到盲人运动员和观众。

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新闻宣传场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场馆而言,引入“电子导盲犬”,不仅可以让盲人运动员和观众顺利到达目的地,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加高效细致的随叫随到的安全服务,同时减少人工成本。

来源 | 公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