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输送通道+树立榜样,江苏队必须有头衔
联赛冠军球队的解散,再次体现出当前中国足球不是一个好生意,同时也将影响到江苏的青训。
从家长的角度看,他们看到目前中国足球的环境非常微妙;看到江苏队因负债退出职业联赛,球员、教练员欠薪至今没有具体解释,他们还敢送孩子去踢球吗?即使铁了心要送孩子踢球,家长们会优先把孩子送到上海、北京、广东等俱乐部运营比较稳定的地方吗?
从青训机构的角度看,他们培养孩子,是为了给中国足球输送人才,也是为了赚钱。当中国足球的联保机制规定越来越完善,被踢出去的孩子未来能给青训机构带来更多利益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青训机构在送人才的时候,会优先把人才送到更稳定的“下家”。江苏队没了江苏东吴足球俱乐部,苏宁此前被外界戏称为“青训杀手”,机构又怎么敢安心地把好苗子送到地方队?直接送去上海、绿城、鲁能足校,等他们踢得好,再按照球员转会的联保机制收取一笔培训费?
江苏队被取消报名资格后,只解散了一线队,几个梯队仍未落定,这些年轻球员该怎么办呢?
正是因为江苏队的退出带来了诸多连锁反应,江苏足协、江苏体育局作为江苏足球和江苏体育的主管部门,更应该有所行动。如果江苏队号能重新上线,不仅梯队现有球员有地方安身,也能让家长、青训机构看到江苏发展足球、提高足球的决心。这样才能鼓励更多好苗子留在当地,留住这个人才输送通道!
谁来继承江苏队?何不由省足协牵头重组、重塑战意?
虽然江苏、泰州远大、盐城鼎力在今年冬季退出了职业联赛,但江苏仍有5支球队,仅次于山东。球队数量反映出江苏足球依然有着不错的基础,但昆山FC、苏州东吴、南通支云、南京城、无锡武构这些名字决定了这些球队的“服务”定位主要还是昆山、苏州、南通、南京、无锡,目前无法扛起江苏足球的大旗!
如何延续“江苏队”的传统?理论上有很多方法;
1、继续使用江苏足球俱乐部的壳牌,从中超联赛开始。
2、从在省足协注册的3支中甲球队中寻找1支继承江苏队称号,即苏州东吴、昆山FC、南通支云。
3、由省足协牵头重组球队,从中超联赛开始。
前两次操作可以说各有优劣,第一次操作虽然留住了冠军球星,但也意味着苏宁留下的几亿债务还需要偿还。这笔钱谁来付?如果真有公司愿意付这笔钱,恐怕江苏队也不会被取消职业联赛注册资格了。
第二次操作的好处是,可能继承江苏队冠军头衔的球队明年将直接征战中超,但大多数球迷在情感上很难把这样的球队与江苏队划上等号。
因此,从操作上来说,由省足协牵头重组江苏队更为可行;当这支新球队继承了江苏队的队名后,球迷们就会认出这是一支本土球队。只要这支新江苏队能拿出从头再来的决心,重塑德拉甘为江苏足球留下的斗志,就让外界看到了希望。虽然短时间内让南京奥体中心再次坐满可能有点困难江苏东吴足球俱乐部,但以江苏优良的足球氛围和足球基础,去五台山坐上千人看中冠还是有可能的。
年轻球队跃跃欲试!新江苏队应高举本土化大旗
这个冬季,同样遭遇困境但最终扭转局面的天津虎队已经集结并完成了首期训练。在于根伟、孙建军、石勇等老天津球员将组成教练组的同时,落户天津的天津本土球员聂涛、杨成、周启明,以及前泰达球员周通等也出现在集结阵容之中。这支新天津虎队将高举本土化大旗。
回顾江苏队的历史,裴恩才率队征战中超时,队内本土球员屈指可数。但随着1989/1990年出生的吉翔、孙可、周云,1993/1994年出生的李昂、张晓彬,1997年出生的黄紫昌等球员的到来,江苏队的本土化水平一度位居整个中超前列。然而近两年,在苏宁对阵容进行一些调整后,一线队的本土化水平不断下滑;《体坛周报》知名媒体人马德兴也在个人公众号爆料,江苏足协将01年龄段球队交给苏宁后,苏宁却将这个年龄段球队毁掉,以致全运会报名人数不够,这也引发了外界的遗憾和担忧。
但遗憾与担忧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01年龄段最多时有7名苏宁球员同时入围集训名单;去年中乙联赛国青队的阵容中,有郑雪健、胡树明两位江苏球员,马富宇则因伤未能入选。正是因为江苏01年龄段球员素质还算不错,今年又没有全运会任务,他们需要大赛经验,重新组队,把这些球员推到中甲联赛,正好合适。
过去几年,江苏足球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练员培养上却并不成功。南通用过魏新、谢晖江苏东吴足球俱乐部,昆山现在用的是高耀,苏州东吴这两年用过刘俊伟当本土教练……江苏本土球队在选用本土教练时,却不愿给江苏教练机会,这局面稍显尴尬。从零起步的江苏足球,是否也应该让唐晶、曹睿一马当先?而本土化大旗的树立,是否会让部分球员回心转意或重燃希望?